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案 > 数学教案

大班数学教案

时间:2024-01-26 22:27:13
关于大班数学教案八篇

关于大班数学教案八篇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总归要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,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大班数学教案 篇1

活动目标:

1.在操作中体验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。

2.能用几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。

3.对图形之间的拼组关系感兴趣。

活动准备:

1.教师演示用的大三角形纸卡:红色两个,绿色,蓝色个一个。

2.幼儿用的红色三角形纸卡每人一个,幼儿剪刀每人一把。

3.幼儿用书。

活动过程:

一:三角形一次分割练习,理解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。

1、 出示红色大三角形。

教师:这是什么图形?它是什么颜色的?

2、取一个红颜色的大三角形,教师演示。

教师:三角形会变魔术,你们相信吗?

教师:你们看,一个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?

3、再取一个红颜色的大三角形,教师演示。

教师:它们还可以怎么变呢?

教师:你们看,一个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?

4、请幼儿折一折,剪一剪,再拼一拼。

教师 :请你们每人取一个红色的三角形,折一折,剪一剪,让它变一变魔术把!再把剪下来的图形拼一拼,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。

二:三角形两次分割演示。

1、 教师:你们还想看三角形变魔术吗?教师把绿色的纸卡折两下,并沿折线剪下来。

2、 教师:再将小图形拼一拼,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。

三:三角形三次分割演示。

1、教师把蓝色的纸卡折三次 ,(三条折线不交叉)或这两次(两条折线交叉) 请幼儿数一数共分成了几部分(四部分),都是什么形状的(至少有一个三角形)

2、教师:再将小图形拼一拼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。

四:打开幼儿用书,完成操作练习。

1、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兴趣。

2、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操作的要求,并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。

3、幼儿之间相互检查,交流讨论。

大班数学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:

1、 知道十几个物体数就是比10多几个的物体数。

2、在确定某一集合中有10个物体的基础上,尝试以10为单位进行15以内的对应计数,并学习用相应数字表示计数结果。

3、愿意在数学活动中按规律归纳出快快速数数的方法,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概括能力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果篮一个、当地时令水果十五个(其中十个水果放于果篮中,另外五个分成两个,三个)分别用一块布遮挡住。

2、1-10的数字卡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“数水果”。

通过"数水果"活动,感知十几个物体数就是比10多几个的物体数,知道可以用15以内相应的数字表示。

1、数篮子里的水果,确定篮子中的水果数量。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0。

教师:小朋友,你们看一看,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?让我们一起数一数篮子里面有几个水果,好吗?怎么数呢?一共有几个?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?这个数字10是表示篮子里有10个水果。(教师把10个水果在幼儿面前放回到篮子里)

2、分别根据桌上三组水果的数量,确定每组水果和篮中水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水果。

(1)教师手指桌上一组被布遮挡住的水果,吸引幼儿的注意,激发幼儿的积极性。(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,并同时掀开布)那篮子中的10个水果和这1个水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水果呢?(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11个水果)11个水果比10个水果多几个呢?11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?谁愿意上来找一找11在哪里?(教师协助幼儿把找到的数字11贴在黑板上)

(2)依次进行另外两组水果(12个水果、13个水果)的计数学习。

二、观察挂图,分析图和数字的意义。

1、带领幼儿观察挂图,分析图意,明确图中篮子里的松果和其旁边的松果是一组。

教师:小朋友,图中有三组松果,1、2、3。(教师边数1、2、3,边用右手掌顺着篮子底端随着语速慢慢移到旁边的松果下方)每组松果都有一部分在篮子里,一部分在篮子外面。

2、 使幼儿了解每一个篮子中都有10个松果。

教师: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,每个篮子里有几个松果?

3、带领幼儿尝试以10为单位进行15以内的对应计数,知道图中数字的意义。

(1)教师:下面我们要比赛数果子。看谁能最快地知道第一组一共有几个松果。你是怎么知道的?你为什么数得这么快?(教师引导幼儿知道根据篮子中10个松果接着计数篮子外面的松果数数,速度会快)第一组松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?图上有这个数字吗?在哪里?(教师展开图,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数字)哦,这个数字x可以表示第一组一共有x个松果,我们就在第一组松果后面开始画一条线到这个数字,把松果和这个数字连起来。

(2)教师:下面两组分别有几个松果呢?表示它们的数字在哪里呢?看谁数得快,找得快。(教师鼓励幼儿从10开始接数确定下面两组松果分别有几个,并鼓励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进行连线)

大班数学教案 篇3

设计思路:

新《纲要》指出: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,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、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。我想,作为教师,应根据幼儿的兴趣、需要和原有经验,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。我们班从上个星期后半周开始进入"我自己"的主题活动中,主题活动的展开是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的。对于自己的身体,幼儿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。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说"我有两个弯弯的眉毛","我有一个鼻子,两个鼻孔","我有10个手指","我的衣服上还有6粒纽扣"等,数字的敏感度有了提升。我敏锐的抓住了孩子们对自己身体上数字的关注,结合我们大班数活动中的单双数内容,让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,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,我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:1通过圈画活动尝试区分10以内的单、双数,初步感知单双数的概念。2尝试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,激发幼儿探究身体秘密的兴趣。3通过多种活动,让幼儿体验参与的乐趣,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
活动目标:

1通过圈画活动尝试区分10以内的单、双数,初步感知单双数的概念。

2尝试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,激发幼儿探究身体秘密的兴趣。

3通过多种活动,让幼儿体验参与的乐趣,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
……此处隐藏2250个字……是我们把下午的1点读成13点,2点读成14点,3点读成15点,直到夜里的0点,这样才算走完了24小时。

3.学习制作钟面。

这里画了几个钟,没有长针和短针,你能上来“画”出相应的时间吗?

4.讲解12点的“画”法。

12点时长针和短针都指向数字12,两根针重合在一条线上,所以我们要画清楚长短针的箭头。

三、幼儿操作活动。

1.拨闹钟记录时间。

2.为时间和钟面匹配连线。

3.根据看时间画钟面。

四、评价活动

第一,老师在教孩子时间时,还是用12小时的计时法比较好。在活动中,可以告诉孩子下午3点也可讲成15点,不一定要掌握。第二,“拨钟”环节可以放在后面操作。第三,教师提供的操作单就一定要规范如,应该在框内写。第四,画钟面时,幼儿画两针的长短控制不住。除了自由拨钟记录这个操作活动外,另两种操作材料可以就用这两种:1.看时钟记时间。2.看时间画钟面,减少过多的作业量,缩紧时间。第五,如果大班3张作业老师都要求完成,可以不跑组,如果有提高的内容,还是要跑组,教师可以选择使用,不要每次都不跑组,可以偶尔选择。

大班数学教案 篇7

活动目标:

1、在游戏活动中归纳、总结、学习6的组成。

2、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,并学会记录。

3、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。

4、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,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。

5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,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。

活动准备:

教具:稻田背景图一张,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,刀笔一只,记录卡一张,练习卡片若干。

学具: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,记录卡人手一份,刀笔人手一份。

活动过程:

1.老师扮演蜻蜓妈妈,幼儿扮演蜻蜓宝宝

师:我是蜻蜓妈妈,你们都是我的蜻蜓宝宝,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稻田捉害虫,好吗?来,出发啦!(小蜻蜓音乐起,幼儿学教师做小蜻蜓飞的动作。)

教师带领幼儿进场后转一圈坐在位置上。

2.无意间发现虫子。

师:(出示稻田图)呀,这块稻田真漂亮,黄灿灿的稻子长的多好呀!

师:咦!这边的稻子怎么怎样乱?(有虫子)

师: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了,(出示隐藏在稻田里的害虫)原来是虫子在捣乱。

3、认识虫子。

师:这条虫子长的怎么样?(长长的、有一个个圆圈、一节一节的……)

师:这条虫子一节一节的,有几节?用数字“几”来表示?我们就叫它“六节虫”。(教师出示数字“6”贴在黑板上)

师:“六节虫”很厉害,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好呢?

幼儿讨论回答。

老师小结: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,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怎样消灭“六节虫”。

4、学习捕虫本领。

师:(教师拿出灭虫武器——刀)这是消灭“六节虫”的专用武器,看我的。(教师用刀将虫子一分为二)

师:我的刀砍在虫子的那里?把虫子分成了几段?(两段)左边有几节?用数字几来表示?右边有几节?用数字几来表示?(教师边讲边出示数字)

师:这是我捉到的第一条“六节虫”,现在我它把分成的两段数字记录下来,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,我捉了一条虫子。

师:“六节虫”被我的刀砍在第一节分成两段死掉了,还可以砍在虫子的那里,虫子也会变成两段死掉呢?

师小结:看来只要把“六节虫”砍成两段它就会死掉。小朋友要把每次捉到的虫子怎么砍的记录下来,看谁砍的方法最多。

5、尝试捉“六节虫”

师:在后面的稻田里还有许多的“六节虫”,能干的蜻蜓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!

幼儿自由练习,教师巡回指导。

师:宝宝们,回家啦!(组织幼儿坐回原来位置)

6、交流捉虫经验

师:宝宝们,你们都捉到虫子了吗?谁来告诉我,你是怎样捉到的?

提问:(1)你砍在第几节?(2)分成了几和几?(3)6可以分成几和几?

幼儿讲述教师演示,教师相应摆出“6”的分解式,重复的去掉。找出记录方法——有序排列。

教师小结:6有5种分法,6可以分成1和5,6可以……

7、游戏《给蜻蜓宝宝送虫子》

师:我收到昆虫医院的一封信,说有许多的蜻蜓宝宝生病了,正在住院,想请你们给生病的蜻蜓宝宝准备晚餐。你们愿意吗?

一只蜻蜓宝宝一天只能吃6只虫子,早上已经吃了2只,晚餐还要吃几只虫子?6可以分成2和几?

8、结束

师:宝宝们今天学到了新本领真能干,现在我们飞回去,休息一会儿吧!

大班数学教案 篇8

活动目标:

1、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,感知分得的一份比原来的小,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。

2、能够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,探索二等份的多种方法。

3、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。

重点: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,感知分得的一份比原来的小,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。

难点: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,探索二等份的多种方法。

活动准备:

1.知识经验准备:幼儿听大黑和小黑的故事。

2.学具:正方形、长方形饼干若干。

教具:大黑、小黑图片、正方形、长方形、剪刀若干。

活动过程:

开始部分:故事导入活动

师:“今天有两位朋友来做客,看看他们是谁?

为什么大黑和小黑不开心?你有什么好办法?

小结:把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。

基本部分:

一、尝试对不同形状的饼干进行二等分。

1.提问:看看框子里都有哪些形状的饼干?那你们尝试着分一分。(正方形、长方形)

2.幼儿讲述正方形、长方形饼干二等分的方法,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不同分法。

二、教师引导幼儿不同的分法。(如:边对边、角对角、延对角线对折)

1、 尝试着分一下老师的大图形。

2、 教师来用重叠的方法恢复原来的图形,幼儿观察。

小结:我们把一样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,而且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。

三、操作部分:

1、“刚才我们把圆形、正方形、长方形用对折的方法进行了二等分,可是,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毛线、吸管、毛根等。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,怎样进行二等分。”

2、幼儿操作,教师指导。

3、个别幼儿主动介绍自己的方法。

延伸活动:

我们小朋友真能干,帮大黑、小黑分了这么多东西,现在大黑和小黑家里来了两个客人,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这些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四份,进行四等分,你们愿意吗?一会大家可以来试一试。

《关于大班数学教案八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