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实用】小学语文教案汇总7篇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材简析:
《影子桥》是一篇散文,作者从儿童的视角,描写的家乡的桥。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,课文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,观察与联想交融,虚虚实实,有动有静,活泼清新,适合朗读教学。
教材安排了认字6个:拱、待、蹿、逐、钓、吆。写字10个:桥、修、颜、模、追、逐、藏、猫、钓、牌。
课后有个思考题:你见过桥在水中的倒影吗?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倒影?意在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。
教学目标:
1、认识本课6个生字,会写10个生字。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读懂课文,感受到影子桥的美,激发学生热爱生活、保护环境的感情。
教学建议:
这篇散文从儿童的视角,描写了家乡的桥。
第一段交代影子桥的位置和历史。第二、三段写站在桥上俯视,看见了什么,想到了什么。也可以说是写影子桥的得名。第四、五段写坐在桥下看影子桥,看到了什么,想到了什么。后面写我爱影子桥。
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。因为这座桥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影子。课文第二段、第四段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,尤其是第四段,水里的鱼儿在影子桥上互相追逐,蹿上跳下,观察与联想交融,虚虚实实,有动有静,活泼清新。
文中把水面比做奶奶的脸,认定石拱桥待在这里是为了照自己的影子,诸如此类,这样一些地方,语言非常儿童化,充满情趣。
全文没有人们的欢声笑语,甚至没有直接写第二个人,不适合高声朗读。教学时,可以让学生用低低的声音、慢慢地读,仔细品味。
第四段可能有些学生看不懂,教师可以在这里点拨一下: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追去呢?或者看看上一段写了什么。
本课要写的字笔画较多,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,比如出示课题时写桥。
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。
拓展习题:
一、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,组成不同的词语。
()模()样()模()样
()模()样()模()样
二、读课文,填空。
站在桥上,河水水底有,还有。风儿吹来,水面像,起了好多好多的皱纹。水下在晃动,跟石拱桥。
三、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,序号写在()里。
()河上有一座石拱桥。
()听爷爷说,这桥很老了。
()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。
()桥上有四个石狮子。
精品教案:
(一)教学准备:
课件、字词卡片。
教学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。
1、同学们都是见多识广、知识丰富的孩子,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:你们都见过哪些桥呢?(学生谈自己见过的桥)
2、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座特殊的桥,在丁丁家门前,丁3丁叫它影子桥。
教师板书课题:影子桥,注意桥的写法,学生齐读课题。
二、初读感知。
1、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,边读边画出生字。
2、教师检查词语。
(1)学生自读词语。
(2)教师指名读词语。
(3)学生齐读。
3、小组合作学习生字。
4、教师检查生字。
课件出示:钓、钩,让学生认读,组词。
5、利用生字卡片,认读要写的字。
一、细读感悟。
1、指名分段朗读课文。
2、默读课文,边读边想,你明白了什么?可用铅笔画出有关的字词。
3、全班交流读书收获(你知道了什么?)
学生边说边把自己知道的画在黑板上。如:学生说有石拱桥、小鱼、木牌、起了好多波纹、河边有小草和大树等,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在黑板上。
水里除了鱼还有什么?(石拱桥的影子)
4、站在石拱桥上往下看,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?
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:站在桥上往下看,河水清清水下一座桥在晃动,跟石拱桥一模一样。
(1)指名朗读这一段。
(2)听了他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?
(3)老师范读。
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么样。
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?因为老师边读边想象,自己试
试着读读好吗?
(4)学生自己练读。
(5)再指名读。
老师评价:同学们读得真好,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鱼在
水里游来游去。
5、桥下这么美,影子桥上又是怎样的景色呢?
课件出示: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,多快乐。它们一怱儿蹿上桥面,一怱儿又跳进水里。它们是在藏猫猫吧?配上活动画面。
(1)指名朗读这一段。
(2)你听到了什么?鱼儿是怎么蹿怎么跳的?
(3)老师朗读,学生做动作。
(4)指名表演读。
(5)集体表演读。
(6)鱼儿除了在藏猫猫,还可能在干什么?
(7)你喜欢这儿吗?能再美美地读读吗?
6、学生齐读最后一段。
如果是你的话,你会写什么话?
四、配乐美读课文。
指名配乐朗读,其他同学用心听用心去感受。
五、作业。
观察你家附近的影子桥,把它倒影画下来或说给同伴听。
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:
1、知道什么是种子。
2、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、水分、空气和阳光,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。
3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。
4、在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。
5、能够上网搜集有关种子的图片。
教学重点:
1、读好指定的词语和句子。
2、读出土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。
教学难点:理解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的过程及条件。
教学准备:
学生:
1、有关种子的图片或自己的画。
2、各种植物的种子。
教师:
1、多媒体课件《种子的生长过程》
2、有关种子的诗歌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激趣导入
师:现在是什么季节?
生答。
师:你是怎么感受到的。
生:自由说。
师:几阵春风,几场春雨,万物都醒来了,谁还在睡懒觉? ……此处隐藏2954个字……找找吧,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。
5、指名再读意思
问: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?
指名读意思
6、出示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!”
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?指名说
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,体会吗?
7、出示词文,师范读
8、指名生读,提示:低声吟诵
五、总结1、同学们,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,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。
2、同学们,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?
出示:师范读——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,好吗?
《水调歌头》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
1. 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。
2. 让孩子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。
教学重难点
1.感受噪音的危害和轻言细语的美好。
2.养成轻言细语的好习惯。
教学准备:课件
教学安排:1-2课时
教学过程
一、讲故事
从前有一个叫噼里啪啦城的国家,那里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。所有的居民总在大吵大嚷——
1.听一段噪音,噼里啪啦城的声音。
2.看图片,噼里啪啦城的生活方式。
二、悄悄话游戏,感受噪音带来的危害。
1.在噼里啪啦城做客玩游戏,六个小队分别在一段刺耳的音乐声中比赛传同一句话“我是可爱的小朋友,你喜欢我吗?”
规则:只能传给你后面的小朋友,不能让其他小朋友听见。
最先传完的又完全正确的获胜。
2.离开噼里啪啦城,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做游戏,传“祝贺你离开噼里啪啦城”。
3.学生结合两次游戏,围绕噪音谈感受。
三、揭示“噪音”。
1.老师总结:刚才影响到我们的声音就叫——噪音。
(1)从“噪”字入手:很多张嘴巴说话,就是“噪”。
(2)音量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。
(3)不受欢迎、让人烦躁的声音。
2.看图总体感知噪音的危害。
出示:损害听力、影响睡眠、破坏心理健康……
四、感受轻言细语的美好
1.过渡:噼里啪啦城的喧闹王子过生日,想听世界上最想的声音,国王下令“等王子生日那天,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声。”
可是,人们都很想听那最响的声音,所以约定只张嘴巴不出声,他们居然听到了——
2.听一段悦耳的鸟叫声:从此,噼里啪啦城不再吵闹了,居民说起话来轻声细语,他们有世界上最安静的孩子、最宁静的早晨、最温柔的警察……
3.看一组美好的图片,感受安安静静的美好。
五、我们怎么做
1.小组交流,探讨:既然噪音这么可怕,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2.总结演示:“嘘,小声说话!”
(1)训练小声传话。
(2)训练小声放椅子。
3.升华虽然要小声说话,但是发言要大声。
小学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
1.通过掂一掂、提一提等体验活动,引导学生感受“重力”。
2.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,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3.使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,拉力越大,小车运动越快。
4.培养尊重实验数据,进行重复实验的科学态度。
教学过程
一、谈话导入。
1.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,现在车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。说说你知道哪些类型的车。
2.图片出示香港太平山的缆车,你们认识图上的这辆车吗,它是怎样爬上山坡的?
3.让我们也来安装一辆小缆车。出示课题:我们的小车。
二、安装一个小缆车。
1.太平山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牵引的,我们用什么力来拉动小车呢?想一想,用几个垫圈可以吗?
师(一手拿一根线,线上吊一个小钩,一手在钩上放一个垫圈):手一松开,会怎样?
生:往地上掉。
师:如果我把线的一头系在小车上,(边说边系,并请一位学生帮忙,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车上,眼睛都盯着小车)另一头穿过这块挡板,再穿过夹子(夹子夹在桌上),然后放手,又会怎样呢?
生:垫圈就不会掉到地上。
生:小车有可能会动起来。
师:试试吧。(师把手松开,小车被拉动了)
生(非常兴奋):真的是这样。
师:那大家认为是什么使小车运动的呢?
生:垫圈拉的。
生:是重力的原因。
生:手松开后,垫圈要往下掉,小车就跟着走了。
生:我想应该这样解释,垫圈跟刚才的水、书本、书包一样,都有一个向下的力,就是重力,老师手一松开,垫圈的重力就产生了拉力,就把小车拉动了。
师:解释得真不错。那刚才老师用了几个垫圈就把小车拉动了?
生(齐声):一个。
师:那如果我多加几个呢?小车的运动会怎样?
生:会很快。
生:垫圈多加几个,就是拉力加大了,拉力加大,小车的速度肯定也会加快。
2.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垫圈,有什么感觉?再掂一掂文具盒、课本,拎一拎书包、凳子等重物,又有什么感觉?
3.阅读课本上的资料,知道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,这个力叫重力。
4.学生分组领取材料,并按课本中的图示组装小车,然后用垫圈拉动小车。
三、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。
1.说说你们在刚才用垫圈拉动小车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?小车的运动快慢一样吗?
2.小车运动快慢不一样,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请你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一下。
3.你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吗?小组讨论实验方法。
·标明小车的起点和终点,让小车每一次行驶的路程相同。
·逐个增加垫圈的个数,仔细观察当垫圈数量达到几个时,轻轻敲击桌面小车就能运动起来了。
·继续增加垫圈个数,观察小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变化。
·相同垫圈数拉动小车的实验要多做几次。
4.学生分组实验,记录实验数据,教师巡视指导。
垫圈个数
次数
小车运动快慢
5.讨论:
·最少要用多少个垫圈才能拉动小车?
·当垫圈数量不断增加时,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变化?
·通过这个实验,你知道了什么?
四、教师:足够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,拉力越大,小车运动越快。